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
“环保达人”的独门秘笈 身边常备水杯手绢筷子

发布时间:2024-04-26 12:08:18点击量:

  据大河报报道:从拒绝瓶装水到减少圆珠笔污染的“拒绝晨光,回归英雄”行动;从多年以前就是光盘、光碗一族,到常年随身携带水杯、手绢、筷子三大件;从坚持使用回收的A4纸制作简易名片,到在自己家、社区推行垃圾分类,用EM菌处理餐厨垃圾,制作有机营养液、肥料。这些来自“环保达人”——自然之友河南小组绿踪项目负责人匡洁的故事,在厉行节约、杜绝浪费的今天,尤其具有现实意义。

  递上的一张名片,是用反面已被用过的A4纸制作的又薄又小的纸片制成,而此前接到的记者名片,却是用特种纸制作的彩印名片。1月28日下午,匡洁受访时,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她的与众不同。

  “办公纸张反面完全可以再利用,这样的纸印上姓名、联系方式,真的掉份儿吗?”问及名片缘由,作为自然之友河南小组绿踪项目负责人的她,感触很深,“多重包装,很多人认为可以彰显身价,实际上就是资源浪费,是不文明行为”。

  不仅是名片,这位早被圈子内部尊为“环保达人”的匡洁,坚持自带水杯,不经意间还拿出了手绢。追问之下,她才笑着说,这是她的“随身三大件”,第三件就是筷袋装着的筷子。

  曾为医生、现已内退的匡洁说,这两个小怪癖只是她信奉简约、力行环保的原则之一,一直身体力行,至今已经坚持10多年了,“要是这三大件外出不带,浑身都觉得不自在”。

  在匡洁的小挎包里,还常放着一支钢笔及一管便携墨水。“我很早就呼吁大家,不要使用水笔、圆珠笔和签字笔,使用少有污染的钢笔,为此还推行了‘拒绝晨光,回归英雄’的活动。”匡洁说,跟河南财专的大学生志愿者“笔芯哥”董宇飞一样,她也是一位坚定的圆珠笔反对者,一直致力于圆珠笔污染的科普、治理业务。

  在匡洁看来,一个新时代的合格公民,首先应该是一个执着的环保主义者,特别是在当前环境治理形势严峻的情况下。

  “现在大家都在谈光盘、光碗行动,这是好事,但贵在坚持,不能只是一阵风,做做样子。我一直都在坚持,这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。”匡洁说,在衣、食、住、行等方面,厉行节约、杜绝浪费很有必要。

  匡洁列举了她的一些生活细节:不用瓶装水,少用塑料包装袋,不食用也不制作过度加工食品,对果皮、菜叶等生活垃圾,她会通过在小区树穴旁挖坑填埋的方法丢弃。即便是夏天吃过的西瓜,她都会拿到小区绿地,绿皮朝上倒扣在树根处,按她的话说,“不仅不影响观瞻,还会为绿树增加营养”。

  不过,在她看来,这些都治标不治本,只有做到生活环保化,才是减少浪费、节约资源的根本。

  匡洁的家里,洗脸台旁经常放有水桶,存放洗脸、洗头水,再用来冲洗马桶或浇灌绿植,实现自来水的充分利用。

  从1995年开始,匡洁就在家里推行垃圾分类处理。方便存放塑料、纸张、金属、布料、果皮、废茶叶等可回收、不可回收生活垃圾的垃圾桶成了她家引人注目的装备。厨房角落里,更是放置了干、湿垃圾桶,对不同的餐厨垃圾进行分类存放。

  匡洁说,可回收的袋子装满后,她就会交给社区的保洁员。因为这都是干净的东西,而且可以变卖,保洁员总是很乐意接收。要是保洁员不在,她就把物品放在社区的垃圾箱外面地上或她们放工具的地方,方便保洁员取拿。

  更特别的是,匡洁还在家用容器培养由80多种有效微生物组成的EM(“有效微生物”的英文简称)菌,实现大多数餐厨垃圾变成有机营养液、有机肥的无害化处理,变废为宝。

  匡洁说,试验初期因掌握不好合适的温度,EM菌试验不太成功,不但反应时间长,而且有酸臭味,在去天津、上海等地取经后,试验效果大大提升,特别是使用了酶促反应后,不仅分解彻底,而且反应时间更短。

  基于多年的试验成果,从2010年5月开始,匡洁和志愿者们在物业公司和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,开始在郑州市金水区天裕社区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项目。

  项目开展初期,匡洁和志愿者们选取了6个单元,在每个单元都制作、放置了贴满分类常识、公益海报、标语的分类垃圾桶。对可回收的生活垃圾,因有一定收益,保洁员参与热情很高。对一些居民扔掉的餐厨垃圾,他们使用EM菌酶促技术进行处理,已经小批量生产了有机营养液和有机肥,用于小区绿地改善土质,培养苗木,经比对观测,效果还不错。

  为让社区居民具备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、宣传绿色生活理念,志愿者们亲自上门与居民交流,并通过实地调查,陆续举行了以“垃圾旅行记”等为主题的图片展以及社区动员会、座谈会、观片会等集中学习活动,目前项目已经推广到小区所有单元。

  “当小区居民领走一些有机肥,兴奋地说他们以后会认真对待垃圾分类时,我们再累再辛苦也值得。”匡洁说。

  对匡洁一些致力于环保的做法,她的家人起初并不理解,但随着对环保理念的深入了解,他们不仅有了很大改变,而且也会主动参与,成了匡洁的支持者。这也体现了匡洁做环保奉行的一大原则:流程尽量简单,而且要有趣,同时不影响生活质量。

  说起没有物质回报的环保行动动力何在,匡洁说“动力源于毅力,毅力源于意义”。

  “今天少用一瓶水,世界上就多了一分清洁水源;今天少用一个塑料袋,世界上就会少一分白色污染。这就是动力,这就是意义。”她说,在垃圾围城已然成为城市痼疾的条件下,环保生活就是最大的节约,无论是对环境还是资源。

  匡洁希望通过民间的一些探索和努力,找到一条全社会都参与、切实可行的环保治理路径,为官方大范围治理环境问题,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辅助,“这在上海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模式了”。

  环保达人在民间◎世博会期间,世博园立陶宛馆附近,一个空塑料瓶被扔在世博园天桥边,不少游客路过视而不见,来自青海玉树的藏族女孩卓玛求措捡起游客随手丢弃的饮料瓶,放进不远处的垃圾桶。

  ◎为改变家乡的海洋环境,北戴河投礁老人王惠远“以画养海”,13年间向大海里“扔”了200万,用自己不断绘画创作的积蓄在北戴河海域投放礁石建造家乡“蓝色牧场”。

  ◎家住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老下陆陆家湾的84岁老人雷越常,自2000年始,就在学校后面的乱石荒山里,亲手用锄头、铁锹开山种树,十年如一日。在雷老的精心培育下,昔日荒山上已长起樱桃、石榴等500多棵果树,如今已是满目葱绿。

  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感人的环保达人,他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,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 (记者李岩实习生宋悦文图)

地址:广西省 电话:020-087415476 手机:1748966555
Copyright © 2012-2023 J9九游会·AG(中国)官方网站公司 版权所有  ICP备案编号:豫ICP备19040750号-1